近年来,水培花卉已成为居室养花的新景象。案几上放一只造型独特的玻璃器皿,加上清水(或花卉营养液),插入几枝花卉,既摆脱了土壤对环境与人体的污染与传染,又不必施肥和用杀虫剂。这种清洁养花的无土方式,今已列入上海科普下社区的新项目,渐成居室养花的新时尚,并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。
无土栽培水培花卉,优点很多,但并非任何一种花卉都可无土养育。据水培花卉专家王泽烨介绍,可选择的种类有伞草、紫鹅绒、万年青、海芋、七彩朱蕉、棕竹、彩叶草、桃叶珊瑚、变叶木、花叶鹅掌柴、金皇后、富贵竹、星点木、吊兰、虎尾兰、唐菖蒲、君子兰、马蹄莲、竹节秋海棠、龙吐珠、仙客来、风信子、郁金香、朱顶红、龟背竹、绿萝、常青藤、吊竹梅、合果芋、莲花掌、翡翠珠、麒麟掌等等。水培花卉取材之法有水插法、洗根法、分株法、剥取蘖芽法和摘取走茎小株法5种。水培花卉还可用组合栽培,将不同种类的花卉巧妙地放置在一起,使花卉搭配相互映衬,更见其美。这当然要取决于养花者的艺术素养,在品种、造型、色彩上的组合上要错落有致,相得益彰,才能在视觉效果上达到完美谐调的感觉。
水培花卉不仅省时省力,免除污染与传染之弊,还能让养花者观赏其花卉的根系的变化,由于无土栽培,其花根系插入水中,而根的萌动、发育、生长的全过程一目了然,更增添了养花者的兴趣,此亦平添了水培花卉的另一观赏性。
滇池特产――金线钯人工繁育成功
楚 云
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“云南滇池淡水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项目”系统进化与生物地理鱼类学科研究组经过5年科技攻关,在世界上首次人工繁育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、滇池特有珍稀名贵鱼类――金线钯。目前,人工繁育的滇池金线�已达10万余尾。
在昆明动物研究所“云南珍稀特有鱼类保育研究基地”里,成千上万尾金线�鱼苗在水池中自由游弋,它们全身披鳞,呈覆瓦状,游动时,在阳光下熠熠闪光。近30年来,由于环境污染,盲目引种,水质恶化,过度捕捞等原因,80%的滇池土著鱼类濒临灭绝。作为滇池特有鱼类的金线�在滇池水域也难觅踪迹,仅少量存在于滇池周边未受污染的溪流及龙潭中。
2003年起,以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研究专家杨君兴研究员、崔桂华高级工程师等组成的鱼类学科研究组,从嵩明白邑黑龙潭引种滇池金线�200尾,开始进行人工驯养。研究组对金线�亲鱼培育、人工催产、受精卵移植孵化、仔鱼培育等关键环节作了大量研究,攻克了金线钯饲养、催产、孵化等技术难关,于今年成功繁育出金线�二代仔鱼10万余尾。同时,研究组还开展了金线�重新引入滇池湖体实验,陆续投放5 000余尾到晋宁下梁王和昆明白渔口两个项目区。实验结果显示:人工繁育的金线�对滇池水质适应性较好,在不投放饵料的情况下,周年成活率达90%以上。这意味着昔日的珍稀土著名鱼种有望重现滇池,对于构建以“花(海菜花)―鱼(滇池金线鳃)―蚌(土著无齿蚌)”为代表的滇池土著水生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,实现滇池生态治理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的可持续体系有着重要意义。
家庭养花大全 140种 [水培花卉成居室养花新时尚等] 家庭养花大全140种
文章评论 (0)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