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年是中国干支历法中的一个年份,也称为干支年份,是中国古代以天干和地支相配的六十个年份中的一个,每一年份都有对应的天干和地支,每一年份的干支都是不同的,而牛年对应的干支是“己丑”,所以被称为牛年。
牛年的计算方法根据干支历法,每一年份都有对应的天干和地支,而每一年份的干支都是不同的,计算牛年的方法是,以公元1900年为基准,每十二年作为一个周期,每一年份的干支可以通过公元年份减去1900再除以12得到一个余数,而每一年份的天干可以通过余数除以10得到一个商数,商数即为对应的天干,余数即为对应的地支,公元1939年的干支为己卯,其中己为天干,卯即十二地支中的第五位,所以该年的干支为己卯。
牛年的年份有哪些从干支历法中可以看出,每十二年作为一个周期,每个周期中的年份都有特定的天干和地支,每十二年中会有三个年份属于牛年,分别是己丑、己未和己酉,如果以公元1900年为基准,那么1901年至1912年属于第一个周期中的牛年,1913年至1924年属于第二个周期中的牛年,以此类推,由于每个周期中的年份都有特定的天干和地支,因此每十二年中会有两个年份属于黑年,分别是戊子和戊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