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字解释和寓意
戴字拼音dài 戴字五行火 戴字部首戈 戴字繁体戴 简体笔画17画 繁体笔画18画 康熙笔画18画 戴字结构右上包围结构戴字的基本解释
戴
dài
加在头、面、颈、手等处:戴帽子。披星戴月。戴圆履方。不共戴天。
尊奉,推崇,拥护:戴仰。爱戴。拥戴。感恩戴德。
姓。
摘
戴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dài]
[《廣韻》都代切,去代,端。]
亦作“侢1”。“載3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把东西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。
(2)引申指加物于面、手、胸等之上。
(3)捧,举。
(4)竖立。
(5)尊奉,拥戴。
(6)引申指感恩。
(7)值,当。
(8)棺束。古时棺饰的一种,以其颜色、数目标示丧者的地位。
(9)通“載”。行,遵从。
(10)通“載”。侧。参见“戴目”。
(11)通“載”。周代国名。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以东。
(12)姓。
戴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戴; 康熙笔画:18; 页码:页414第25〔古文〕𢨇【唐韻】都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丁代切,𠀤𪒴去聲。【說文】分物得增益曰戴。一曰首戴也。【廣韻】荷戴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衆非元后何戴。【孟子】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。 又【爾雅·釋地】途出其前戴丘。【疏】道過丘南,若爲道負戴。 又値也。【禮·喪大記】君纁戴六。【註】戴之言値也。【爾雅·釋地】戴日爲丹穴。【註】値也。【疏】値日之下,其處名丹穴。 又【諡法】典禮無愆曰戴。【左傳·隱三年】其娣戴嬀生桓公。【註】戴謂諡。 又姓。出濟北,本宋戴穆公後。 又或作載。【禮·月令】載靑旂。【詩·周頌】載弁俅俅。【音義】如字。又與戴同。 又【韻會】作代切,音再。地名。【春秋·隱十年】宋人,蔡人,衞人伐戴。【註】戴國,今𨻰留外黃縣東南有戴城。【釋文】戴音再。
戴字起名意思和含义
“戴”本义为增益,引申为尊崇,拥护等含义,用做人名寓指不断进步、地位高、声誉好之义。
戴字取名的寓意
“戴”有着拥护、爱戴、拥戴、戴胜的意思,以“戴”入名引申为高山仰止、德高望重、有口皆碑之义。
戴字取名忌讳
1、戴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戴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2、戴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ai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戴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戴字,晚辈忌讳用戴字取名。
- dài 黛
- dài 代
- dài 戴
- dài 岱
- dài 玳
- chéng 成
- gē 戈
- róng 戎
- dài 戴
- jiǎn 戬
- zhàn 战
- tāo 涛
- sōng 松
- yán 颜
- xiāo 萧
- fēng 丰
- ruǐ 蕊
- fù 馥
- zhèn 镇
- yào 曜
- bīn 滨
- shuāng 双
- lǐ 礼
- kǎi 铠
- ài 瑷
- qí 骐
- qiào 翘
- cóng 丛
- huán 环
- bì 璧
- tāo 焘
- yùn 韫
- níng 柠
- jì 济
- jǐn 谨
- yì 翼
- xīng 星
- xuàn 炫
- tiān 天
- lún 伦
- jùn 俊
- zhé 哲
- dǐng 鼎
- zhì 智
- níng 宁
- téng 腾
- tíng 庭
- jìn 晋
- chàng 畅
- nán 南
- yào 耀
- qíng 晴
- huī 晖
- bǎo 宝
- yù 煜
- chén 晨
- guāng 光
- xù 旭
- lè 乐
- dé 德
- huī 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