缗字解释和寓意
缗字拼音mín 缗字五行水 缗字部首纟 缗字繁体緡 简体笔画12画 繁体笔画15画 康熙笔画15画 缗字结构左右结构缗字的基本解释
缗
(緡)
mín
古代穿铜线用的绳子。
钓鱼绳。
古代计量单位:钱十缗(即十串铜钱,一般每串一千文)。
缗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mín]
[《廣韻》武巾切,平真,明。]
[《集韻》眉貧切,平真,明。]
亦作“緍1”。“缗1”的繁体字。
(1)钓丝。
(2)引申为绳子。
(3)谓钓取鱼类。
(4)谓安装弦线。
(5)以衣物相覆。参见“緡緜”。
(6)穿钱的绳索。借指成串的铜钱,亦泛指钱。
(7)指用绳串钱。
(8)量词。古代通常以一千文为一缗。
(9)泯合,芒昧不分。
(10)昏昧。
(11)古国名。夏时之缗国,春秋时属宋,汉置东湣县,故址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北。
(12)姓。见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。
[②][mián]
[《集韻》彌延切,平,明。]
“缗2”的繁体字。
用同“綿”。参见“緡2蠻”。
缗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緡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944第25【廣韻】武巾切【集韻】眉貧切,𠀤音珉。【正韻】彌鄰切,音民。【說文】釣魚𦅾也。【詩·召南】其釣維何,維絲伊緡。【爾雅·釋詁】緡,綸也。【註】繩也。江東謂之緡。 又【說文】吳人解衣相被謂之緡。【詩·大雅】言緡之絲。【註】緡,被也。 又錢貫也。【前漢·武帝紀】初筭緡錢。【註】緡,絲也,以貫錢也。 又邑名。【左傳·僖二十三年】齊侯伐宋圍緡。【註】緡,宋邑。高平昌邑縣東南有東緡城。 又【集韻】呼昆切,音昏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彌延切,音棉。通作緜。 又【集韻】弭盡切,音泯。【莊子·則陽篇】雖使丘陵草木之緡。【音義】緡,盛也。 又【莊子·在宥篇】當我緡乎。【音義】緡,泯合也。 又【集韻】美隕切。愍或作緡。痛也。
缗字起名意思和含义
“缗”本义指钓鱼用的绳子。也指穿铜钱用的绳子。
缗字取名忌讳
1、缗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缗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2、缗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n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缗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缗字,晚辈忌讳用缗字取名。
- mǐn 敏
- mín 民
- mín 旻
- mín 珉
- mǐn 闵
- mǐn 忞
- mín 岷
- mǐn 闽
- mǐn 泯
- wéi 维
- shào 绍
- qǐ 绮
- chún 纯
- wěi 纬
- lún 纶
- tǒng 统
- jì 继
- xù 绪
- jīng 经
- xuàn 绚
- róng 绒
- hóng 红
- jì 纪
- yuán 缘
- liàn 练
- xiù 绣
- nà 纳
- shēn 绅
- yì 绎
- yuē 约
- huì 绘
- xù 续
- jì 绩
- lǜ 绿
- yì 毅
- yǐng 影
- lè 乐
- xián 贤
- dé 德
- yì 逸
- huī 辉
- qìng 庆
- lěi 磊
- xiāo 霄
- ruì 锐
- fēng 锋
- zhèn 震
- xuān 萱
- yíng 莹
- dié 蝶
- jiāo 娇
- mù 慕
- chán 婵
- yáo 瑶
- huì 慧
- màn 漫
- tíng 霆
- yí 仪
- xián 娴
- yún 云
- tài 泰
- háo 豪
- xióng 雄
- xī 熙
- qīng 清
- yáng 洋
- fēng 风
- huá 华
- wén 文
- bō 波
- hóng 洪
- hàn 瀚
- hán 寒
- yuān 渊
- bó 博
- huān 欢
- péng 鹏
- líng 凌
- fú 福
- héng 恒
- yuán 源
- míng 鸣
- shēn 深
- hào 浩